• 2021年第23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学习与研究
    • 习近平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21, 23(4):1-5.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01

      摘要 (8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习近平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维度,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方法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教育本质论——教育具有阶级性,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1, 23(4):6-10.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02

      摘要 (19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健康养生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具有缜密的内在逻辑和深邃的哲学意蕴。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必须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结合新时代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出现的新特点,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并以新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走包容开放的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之路。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为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基本遵循,为世界卫生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处方",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五重意蕴

      2021, 23(4):11-18.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03

      摘要 (19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根,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拥有宏大的理论框架与意蕴构建,以理论之源为切入点、实践之基为落脚点、发展之策为主攻点、制度之约为保障点、未来之思为闪光点这五重意蕴构建而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不仅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变革和推动人类文明形态演替的有力指引。

    • >政治与哲学研究
    • 看不见的世界中的事实判断研究——以引力波的发明与发现为例

      2021, 23(4):19-22.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04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当代科学前沿,科学研究中的理论预测和事实判断,与传统科学有所不同。引力波的发现与发明是科学探索不可见世界的一个典型事件,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在引力波的理论预测到事实判断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不可重复的问题。对问题的分析表明,在看不见的世界中,理论即为模型,理论不能与事实完全符合,但可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数据,向事实真相迈进。

    • 网络空间安全的语言政策研究

      2021, 23(4):23-27.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05

      摘要 (1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语言政策是促进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明晰政府制定语言政策的责任框架,确定政府制定网络语言政策的责任主体、责任履行、责任监督的问题,为网络语言政策的践行提供主体保障。通过筹划语言规划立法、语言推广立法、语言教育立法、语言保护立法、语言治理立法,以法治推进网络语言的安全发展。通过制定网络语言的信息安全政策、技术安全政策、数字安全政策营建网络语言的使用生态,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通过以安全为目标引导网络语言的意识形态政策规划、政策分析、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的发展,推动网络空间的安全建设。

    • 传统文化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再阐释

      2021, 23(4):28-33.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06

      摘要 (1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从传统文化语境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澄明、厘析,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共在共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中道精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传统行为原则;和合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传统价值取向;大同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传统理论旨归。从共在的宇宙论根基到共生的天人关系延伸,从和合、中道精神的倡扬到以大同社会为旨归,处处展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蕴。

    •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蕴——基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学解读

      2021, 23(4):34-38.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07

      摘要 (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经典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观点。对国民经济学抽象本质的批判性考察,对黑格尔辩证异化思想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生成逻辑。马克思具体阐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与劳动活动、与人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面异化。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深刻指出共产主义是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然选择。全面理解和深入把握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蕴,它是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有力武器,并且对更好地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科幻产业及其对城市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

      2021, 23(4):39-44.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08

      摘要 (1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As a creative cultural industry, the sci-fi industry is based on the creation and operation of sci-fi intel? lectual properties (IPs). Creativity connects it with other industries, generating corresponding sci-fi products, so it has the features of a horizontal industry. In today’s China, the market for sci-fi products is promising, but the industry still needs to be enlarged and its development demands support from various sectors. The nature of the industry determines that a megapolis or megacity with relatively complete industrial sectors is the most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its expansion. Under current circumstances, developing the sci-fi industry is a feasible approach for a megapolis or megacity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its urban industrial economy starting with a reform at the supply side.

    • 基于物流服务及营销努力的跨境出口电商供应链协调研究

      2021, 23(4):45-52.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09

      摘要 (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虑物流服务以及营销努力水平等因素,构建包括跨境电商企业与跨境物流企业的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交易量、物流服务水平、营销努力水平以及供应链利润均高于分散决策模式。为了实现帕累托改进,设计物流服务成本共担契约,并通过算例验证该契约的有效性。物流服务成本共担契约不仅有效提升交易量以及供应链利润,还提高跨境电商企业提高营销努力水平,更好地激励跨境物流企业改善物流服务水平。

    •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刍议——从“两张皮”现象说起

      2021, 23(4):53-56.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10

      摘要 (1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密不可分。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两张皮"现象,究其根源在于思想认识、能力素质、责任落实、体制机制等方面不到位。因此,需要深刻领会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时代价值,不断创新思维方式,秉持"同向党建、长效党建、时效党建、人本党建"的理念,从目标、机制、模式、能力四个维度寻找融合的思路与方法,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 道德风险、虚拟企业和内部成员激励契约设计

      2021, 23(4):57-61.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11

      摘要 (1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道德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虚拟企业内部盟员企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分析完全信息条件下和道德风险中性情况下的最优契约,并进行激励契约的设计。研究发现,在不考虑道德风险和完全信息条件下,盟主企业激励盟员企业正向努力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努力水平的增加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水平;在道德风险中性情况下,尽管盟员企业的努力程度不一定能被盟主企业或监督机构监测到,但道德风险并不会阻碍虚拟企业的发展,最优的区间激励方式是可以被使用的;激励契约的设计过程是以对买卖双方的信息收集为基础的,信息的收集有助于判断买方的风险偏好,并进而确定虚拟企业内部的分工以及如何进行契约激励。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励契约的设计过程中,契约模型的选择以及契约成本和收益的权衡是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 >法律与社会研究
    • 声音商标显著性判断研究

      2021, 23(4):62-69.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12

      摘要 (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包含商标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于2013年在《商标法》中规定声音可以作为注册商标的构成元素,为企业申请注册商标提供了新路径。然而,目前我国的声音商标注册量较少,这表明声音商标的审查标准尚不成熟。声音商标显著性判断标准不明确,导致立法和实践上均存在困境。依据传统商标法显著性理论、利益平衡等理论,声音商标显著性判断应从声音商标的自身显著性和使用取得显著性两方面进行。尤其应结合声音的特殊性,建议以相关公众对声音商标的认知情况以及商标权人使用情况判断声音商标的获得显著性。

    • 《民法典》背景下野生动物类犯罪的侵害法益研究

      2021, 23(4):70-76.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13

      摘要 (1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由传统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传统法益论针对野生动物类犯罪的刑法规制存在困局。以往野生动物类犯罪的侵害法益,有秩序法益说和实质法益说之争,其中的野生动物资源说最为准确。《民法典》强调绿色原则,伴随动物权利说的兴起,意味着在野生动物犯罪的侵害法益中更侧重生态法益,并对生态法益进行经济化改造。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应该采用多种法益并重的模式,尝试引入社会风险法益论,将被忽视的社会风险作为侵害法益,考虑野生动物类犯罪对社会整体产生的损害。

    • 环境保护法反思:功能定位、现实困境和法律调整

      2021, 23(4):77-82.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14

      摘要 (1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境保护法的综合性与基础性功能应当统合。对环境保护法中存在"质"与"量"保护不平衡,具体内容上的"详"与"略"处理不当及与其他传统部门法衔接不足等问题;环境保护法应当以体系化思维贯穿其制定与修改的全过程,辅之体系化逻辑、行政执法导向思维和立法技术创新方法以改善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内部一体化"与"外部一体化"协调不足的局面,从而在夯实环境保护法功能地位的同时保证其动态适应性和灵活反思性。

    • >“航空·航天·民航”研究
    • 太空资源开发国际制度刍议

      2021, 23(4):83-87.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15

      摘要 (19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外空条约》《月球协定》是目前规制太空资源开发活动的主要国际条约,其对太空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规定,在规范太空资源开发问题上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当前,太空资源开发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问题需要妥善解决,包括月球及其他天体的法律地位,太空资源的法律性质及归属问题等等。《月球协定》为未来太空资源开发制度构建了基础,然而国际社会亟待就未来太空资源开发制度达成共识。

    • 国际外空法体系下空间站商业化及其立法启示

      2021, 23(4):88-96.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16

      摘要 (6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空间站潜在的商业化活动涉及到一系列现有国际外空法体系下的问题。《外空条约》确立的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和外空合作原则与载人空间站的商业化密切相关,这两项外空法原则能否充分贯彻执行决定着空间站商业化的长期可持续性。以《外空条约》为基础的国际外空法体系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传统法律问题,包括空间划界、外空游客的法律地位、责任分担、登记时效与内容等。为促进中国空间站的长期可持续运营以及载人航天事业的进一步稳健发展,我国航天立法有必要在一系列外空活动基本原则的框架内,务实对待外空法体系存在的法律问题。

    • >高等教育研究
    • 妥善把握好研究生导师师德失范治理的八对关系

      2021, 23(4):97-101.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17

      摘要 (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与"研究生导师师德失范现象屡禁不止"的悖论,使得师德失范治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究的重点。鉴于研究生导师群体的特殊性和师德失范治理的系统性,在具体治理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好"有"和"无"、"行"和"改"、"粗"和"细"、"个体"和"组织""、正面激励"和"负面约束"、"程度区分"和"错罚相当""、结果评判"和"过程控制"以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等八对关系。

    • 大学资本投入对一流大学建设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2021, 23(4):102-110.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18

      摘要 (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高校的基本情况数据,遴选出包括人力投入(学生)、人力投入(教师)、实物投入、经费收入、经费支出、其他投入共计6类的194个大学资本投入指标。利用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特征选择方法、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以及支持向量机、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等数据挖掘模型,将上述指标按照对建设成效的影响大小进行筛选、排序。研究发现:经费投入总量与科研支出对于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性较高;学术交流投入反映出一流大学的使命以及其能力建设的需要;人力投入的重点是师资队伍、生源与在校生的组成结构和水平。从所获得的大学资本投入核心指标,反映社会对大学提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建设效益、科研能力、服务建设发展等方面,大学在建设中需要明确切合实际的建设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能力、构建布局合理的教育环境。

    • 残疾人大学生的歧视知觉与社会疏离: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多重中介作用

      2021, 23(4):111-118. DOI: 10.16297/j.nuaass.202104019

      摘要 (1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考察残疾人大学生群体的歧视知觉、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和社会疏离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歧视知觉量表、社会疏离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大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对102名残疾人大学生进行测量,并运用SPSS-Process程序插件探讨歧视知觉影响社会疏离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社会疏离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社会疏离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适应和社会疏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在残疾人大学生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之间具有复合多重中介效应。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