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2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学习与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新型现代化

      2018, 20(1):1-5.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01

      摘要 (49) HTML (0) PDF 1019.44 K (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任务很重,生态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困境。新时代需要新型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固然存在种种挑战,但一定可以实现,因为它是符合生态文明需求的新型现代化。我们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对其内涵、优势与挑战及其实施路径等进行分析与论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 消除“和平赤字”的现实道路

      2018, 20(1):6-9.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02

      摘要 (56) HTML (0) PDF 566.98 K (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今世界战乱频发,霸权主义、恐怖主义肆虐,和平赤字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党的十九大指出,要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一定意义上,"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是我们党为消除和平赤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出的现实道路。这是我们党高瞻远瞩、居安思危,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基于对世界格局的全面判断,对人类面临挑战的深刻考虑,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经济领域的实践

      2018, 20(1):10-13.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03

      摘要 (48) HTML (0) PDF 466.59 K (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对于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构建公正合理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带一路"是世界经济领域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路径,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保障经济共同体的健康存在和互通互融;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关系中建构发展共同体和利益合作共同体,保障经济共同体的合作共赢;有利于中国以更积极的行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障经济共同体建构公正合理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

    • 实践视角下绿色发展理念:哲学基础、现实困境及建构向度

      2018, 20(1):14-19.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04

      摘要 (103) HTML (0) PDF 572.99 K (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绿色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新时期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入创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应正确认识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探究实践视角下绿色发展理念面临的"思想观念上的误区、治理主体上的矛盾、政策执行中的失衡和现实问题中的凸显"等现实困境,在坚持"创新性、协调性、共享性和现代性"原则基础上,实施"完善绿色法规制度、提升绿色宣传教育、加强绿色机制监管和推动绿色科技创新"的实践机制,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我国绿色现代化建设。

    • >政治与哲学研究
    • 从“自我意识”到“自由的世界化”——早期马克思对费希特哲学的重构

      2018, 20(1):20-22.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05

      摘要 (63) HTML (0) PDF 487.27 K (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1837年前后马克思并非径直被动地接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理念,而是依据独辟的思维路向在费希特主观主义与黑格尔客观主义之间陷于进退维谷的困境,此后因写作《博士论文》得以对古希腊伊壁鸠鲁原子论进行回顾与反思,并借此作为中介化解了"两难"困局,遂以"新费希特主义"即关于"自由的世界化"的哲学实现了自己早期思想的跃迁。

    • 超越传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实质及其论域

      2018, 20(1):23-28.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06

      摘要 (71) HTML (0) PDF 552.31 K (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深化和发展了西方的自我批判传统,通过吸收同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进行了全方位批判。作为一种人本主义的批判,"批判理论"开辟出一条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为人而批判且旨在批判现实和当下的崭新进路,其实质是对"为批判而批判"的传统理论的超越。同时,"批判理论"还产出了一系列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成果,其蕴含的批判精神对我们今天分析和思考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述评

      2018, 20(1):29-34.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07

      摘要 (52) HTML (0) PDF 576.92 K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代表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新思路。当前,协商民主制度的理念贯穿于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在广泛的农村基层实践中,协商民主制度化过程也在不断演进。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势必要对现阶段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尚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以推动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稳步前行。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复杂装备共性技术合作研发中政府补贴作用

      2018, 20(1):35-40.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08

      摘要 (50) HTML (0) PDF 789.84 K (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复杂装备共性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实力和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研发过程中创新主体缺失、供给"失灵"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共性技术升级的关键,政府介入和合作研发模式有利于消除这些问题。为了探究政府补贴对复杂装备共性技术合作研发的作用,在建立政府补贴作用下复杂装备产业中企业合作研发共性技术的演化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动态演化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再利用MATLAB对该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对模型的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并得出了政府补贴能够促进合作研发等结论,最后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及仿真结论的正确性。

    • 替代效应还是互补效应?——上海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8, 20(1):41-46.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09

      摘要 (50) HTML (0) PDF 524.29 K (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是上海战略构想的关键点,而当前的发展趋势是贸易中心向投资贸易枢纽的转变。因此,理解和把握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经实证检验,上海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呈现复杂的关系。总体而言,贸易替代投资,投资对贸易有引导作用。通过两阶段误差修正模型的研究及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在上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上海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主要表现为替代关系,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两者主要表现为互补关系。据此,上海在施政时应注意两者的长期协调关系,善用结构性投资贸易政策。

    • >法律与社会研究
    • 从冲突到协商:工人罢工之行动逻辑及治理逻辑——以广东“利得罢工”为例

      2018, 20(1):47-51.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10

      摘要 (120) HTML (0) PDF 557.83 K (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暴力罢工往往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暴力罢工的存在对劳资关系具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暴力罢工的倒逼也会转化为各种改革实践,成为治理罢工的重要推动力量。从博弈论的视角探究暴力罢工的"生成"逻辑和"治理"逻辑,是推动劳资矛盾从暴力冲突走向协商合作的重要路径。

    • 网络直播平台色情行为的刑法规制

      2018, 20(1):52-57.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11

      摘要 (94) HTML (0) PDF 569.96 K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网络直播平台色情行为不仅突破既有前置性规范的治理边界,也给现有刑事规范的调整带来"不适"。有必要借鉴域外经验,协调自由保障与行为规制、网络发展与法益保护的关系,发挥刑法审慎介入的谦抑"品性",健全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性规范,理顺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聚众淫乱罪、组织淫秽表演罪的解释分歧,并确立公然猥亵罪,以规范网络直播平台色情行为的治理。

    • 新媒体时代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文化生产传播的创新路径探索

      2018, 20(1):58-63.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12

      摘要 (56) HTML (0) PDF 555.83 K (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文化生产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些新特点为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创造了条件,再结合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文化生产传播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使得非营利组织又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参与特征,凸显了其参与公共文化生产传播的可行性。但非营利组织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也遇到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不足、整体实力较弱、复合型人才稀缺、资源压力大的问题,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参与能力。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运用新媒体技术创建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文化生产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并在该平台的基础上,创新非营利组织的参与路径,从而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文化生产传播上的功效。

    • >“航空·航天·民航”研究
    • 民航气象服务产品化:趋势、边界及法治保障

      2018, 20(1):64-69.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13

      摘要 (99) HTML (0) PDF 537.38 K (2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品化是当今世界民航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究其根源就在于民航业的发展对民航气象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民航气象利益诉求日益多元,气象服务模式日益商业化,气象服务方式更加主动化。我国民航气象产品化程度较低,民航气象商品市场尚未有效形成,民航气象业规模非常有限。走产品化、市场化、商品化之路是民航气象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民航气象服务必须产品化,进行民航气象服务创新和产品研发是我国民航气象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选择。当然,民航气象服务产品化更多的是一种发展趋势、改革理念,通过产品化的发展路径促进我国民航气象业的发展,绝不意味着要把所有的公共性的民航气象服务全部转化为商业性的气象服务,民航气象服务产品化有一定的限度。促进和保障我国民航气象服务产品化,要拓展民航气象法的调整范围,公益气象与有偿气象并举;要引入合理的民航气象服务竞争机制,建立健全民航气象准入和许可制度;要完善民航气象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民航气象服务质量评估办法。

    • 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发展:现状、机遇与战略

      2018, 20(1):70-75.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14

      摘要 (102) HTML (0) PDF 856.23 K (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推进,民用直升机的巨大市场潜力愈发显现,使用直升机进行通用航空作业已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由于长期受到空域管制政策影响,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国外直升机品牌纷纷抢占国内市场,致使国产直升机品牌占比低,与庞大的市场容量极不相符。通过竞争关系分析,目前民用直升机产业在我国正处于朝阳状态,发展潜力巨大;利用SWOT分析模型针对国产民用直升机所处的不同发展战略区域,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 >教育与心理研究
    • 论思维科学

      2018, 20(1):76-80.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15

      摘要 (48) HTML (0) PDF 573.99 K (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思维科学是研究人的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综合性科学。思维科学,不仅是研究思维形式、方法的科学,而且是研究思维内容以及思维内容如何决定思维形式、方法的科学。思维科学不仅仅只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个组成部分,还有情感思维、正确思维与错误思维、模仿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战略性思维与战术性思维等被忽略的几种思维形式。思维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以上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外,还应对思维媒介、思维自身的未来发展等诸多问题加以研究。

    • 校企合作共建高职校园文化探析

      2018, 20(1):81-85.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16

      摘要 (47) HTML (0) PDF 517.11 K (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应在理性认识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高职校园文化的必要性,通过"三个维度、四个载体、三个保障"模式共建高职校园文化,以此为支撑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 道家自然思想融入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思考

      2018, 20(1):86-90.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17

      摘要 (16) HTML (0) PDF 464.84 K (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道家自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集中体现于"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上。道家自然思想对大学生生态观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天人合一"启迪大学生生态和谐理念的树立,"物无贵贱"助推大学生生态平等意识的形成,"道法自然"促进大学生遵循规律的"无为"实践,"返璞归真"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建立。将道家自然思想融入大学生生态观教育,需要从课堂教育、实践活动、新媒体载体三个路径进行落实。

    • 困境与出路:网络信息“圈层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8, 20(1):91-95.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18

      摘要 (51) HTML (0) PDF 934.47 K (2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网络信息"圈层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状况,它给大学生提供了相对独立和封闭的信息获取通道,也使大学生的思想更加难以掌控和引导。在网络信息圈层中,大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弱化、高校教育者的信息优势与权威地位被削弱、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传输中断以及网络"异见"的传播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困境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机制,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工作方法与方式,为校园信息监督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打破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息屏障隔阂,增强在网络信息圈层中的引导力。

    • 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心理韧性及学习倦怠的关系

      2018, 20(1):96-100. DOI: 10.16297/j.nuaass.201801019

      摘要 (57) HTML (0) PDF 783.89 K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心理韧性和学习倦怠水平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测查了湖南某高校541名在校大学生。研究发现:大学生整体存在着中等水平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其心理韧性水平整体来说是较好的;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韧性是学习压力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