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观基础探赜
作者: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

惠成刚,男,讲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1023-YAH220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1023-YKF2208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J2022046);;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项目(21SZJS32010287)


Exploration of the Basis of Civilization View in 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Author:
Affiliation: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文明形态的创造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明观做指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高度凝练,是提出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基础与价值导向。“平等”是消除文明偏见、推动文明进步的前提与基础,是人类文明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互鉴”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效形式,是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开拓的多维度文明交流形式;“对话”是消解话语霸权、融合文明差异的有效途径,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包容”是当代多元文明发展的鲜明时代要求,是超越文明冲突、推动文明形态演进的不竭动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坚持以平等为基础、互鉴为形式、对话为途径、包容为动力的新文明观,创造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0-25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