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伯尔的人道主义美学思想及其文学镜像——基于作家的后期作品《女士及众生相》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

杨柳(1979- ),女,四川乐山人,杭州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文学。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Heinrich Böll's Humanitarian Aesthetic Thoughts and Literary Mirror-Based on his later work of gruppenbild mit dame
Author:
Affiliatio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伦理学、美学与文学的融合使得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人道主义美学思想具有多维的扩张性。伦理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美学本源的感性感知因素都为他的文学创作印上伯尔式的独特烙印。作为文学宣言,伯尔在《法兰克福讲座》中系统且开放性地阐释了他对人道主义美学的认知。与其前、中期废墟文学创作的写实特点相比,其后期的作品呈现出在现实中虚构乌托邦的特点。尤其是伯尔的后期作品《女士及众生相》是其创作的集大成之品。该作品不仅镜像式地反射伯尔的文学理论思想,还明确地将女性乌托邦演绎为其社会批判的出口。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0-25
  • 出版日期: